發布時間:2013年07月31日 瀏覽次數:
豐碑夢或許會成噩夢,在企業家中并非稀罕事。企業界記憶猶新的,是強悍如史玉柱也曾遭遇過的一劫。
珠海的劉小姐對記者表示,16年過去了,不足3層的巨人大廈依舊是爛尾樓一座。“除了變得更滄桑外,其他沒什么變化。”
1991年,在深圳賺得第一桶金的史玉柱移師珠海,建立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
當時正值全國房地產熱,史玉柱開始鋪開多元化事業藍圖——計算機、生物工程和房地產三頭并進。
巨人集團在珠海獲得了一塊9萬平方米的土地,史玉柱一腳踏進了房地產業。一座原本計劃總投資2億元的18層巨人大廈,在各種因素的推波助瀾下,變成計劃總投資12億元,總樓層高達70層的珠海標志性建筑。
1994年,巨人大廈開始破土動工。公開資料顯示,大廈動工時,為籌措資金巨人集團在香港、內地賣樓花分別拿到了6000萬港元、4000萬元人民幣。其中在內地簽訂的樓花買賣協議規定,三年大樓一期工程(蓋20層)完工后履約,如未能如期完工,應退還定金并給予經濟補償。
1995年9月,肆意擴張的巨人集團發展形勢急轉直下,年底,其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為保證連續開工,焦急的史玉柱將生物工程的流動資金抽出投入到大廈的建設。
1996年底,巨人大廈一期工程未能完成,建大廈時賣給內地的4000萬樓花就成了導致巨人集團財務危機的導火索。當年,全國保健品市場普遍下滑,巨人集團一息尚存的生物產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巨人大廈不斷的抽血,也使得生物工程失去了造血功能,巨人集團資金幾近枯竭。
1997年初,資金鏈斷裂的巨人大廈,只建到地面三層就停工了。隨后,巨人集團財務危機爆發,史玉柱從公眾視野“消失”。
4年之后,傳奇般復出的史玉柱,很快還清了巨人大廈的所有債務。2007年,巨人網絡(GA.NYSE)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東山再起的史玉柱對媒體表示,以后不做房地產了。
2000年前后,史玉柱總結巨人大廈為何越建越高時如此總結原因:是無法克制的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