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規模的大幅增長以及從業人員的不斷增加,表明建筑裝飾行業已經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恒智天成建筑資料軟件”小編了解到,合肥“三大招”落實建筑裝飾市場監管。
合肥市建筑裝飾工程總產值由2007年年初的174億元提升到2014年的730億元,總體增長320%,年平均增長率達42%,高于同期全國經濟增長水平28個百分點,高于合肥市GDP增長24個百分點;全市具有建筑裝飾類(含建筑幕墻)資質的企業489家,其中一級企業49家;行業從業者總量由2007年的17萬人增加到2014年的26萬人,增長幅度達到52%。
第一招,落實行業層級監管。
在公共裝飾方面,自2011年起,合肥市按照“統一領導、條塊結合、層級監管、權責對等、循序漸進”的原則,將裝飾市場監管職能分散到全市15個縣(市)區、開發區,建立起建筑裝飾裝修市場分級監管模式。不斷加大裝飾項目質量安全監督力度,以在建裝飾項目為載體,實行裝飾市場分級督察制度、裝飾企業例會制度、項目隱患排查信息報送制度,以完善法規制度來規范行業。自2010年以來該市建筑裝飾裝修行業尚未發生安全生產死亡事故。
在家裝方面,通過了《合肥市裝修行業誠信經營自律公約》,提出了家裝企業自我約束的10條標準,在全行業大力倡導誠信自律。2012年12月13日《合肥市住宅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的正式發布并實施,在全國首開物業、業主和裝修公司三方協議管理房屋裝修先河,讓業主吃了“定心丸”。
在開辟房屋裝修契約管理模式的同時,先后發布和實施了《合肥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行業設計師準入與清出制度》和《合肥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行業項目經理準入與清出制度》,拉開資質企業與非資質企業之間的差距,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引導市民理性消費。
2012年1月4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以“利民惠民新舉措”為題,宣傳報道了合肥市專門制訂發布的《合肥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導則》,對導則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第二招,提升行業服務效能。
裝飾行業因其起點低、發展速度快,“大行業、小企業”現象尤為明顯,很多企業實力不強。著力提升本地企業品牌和行業形象,認真貫徹扶大扶優扶強方針,是提高建筑裝飾行業和優秀企業社會影響力的必行之道。
2007年以來,合肥市共評選出市級優秀建筑裝飾企業166家、優秀個人387人次;獲評省級優秀企業122家、優秀個人295人次,國家級優秀企業68家、優秀個人142人次;獲評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百強企業5家、全國住宅裝飾裝修行業百強企業8家、全國建筑幕墻行業100強企業5家、全國住宅裝飾裝修行業知名品牌企業16家;獲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141項、安徽省建筑工程裝飾獎212項。
多年來,合肥市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不斷擴大行業知曉率,與省、市等主流媒體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其中與《合肥晚報》合辦的《第一家裝課堂》、與《安徽商報》合辦的《家裝投訴臺》、與合肥電視臺合辦的《家裝110》、與《市場星報》合辦的《家裝市場大巡檢》等欄目,深受業界和廣大市民的歡迎。
第三招,發揮行業協會優勢。
合肥市政府通過改革,將行業管理的部分職能逐步轉移到行業協會。行業協會以公益互益的社會取向、自律互律的運行特點、無償低償的社會服務,發揮了政府和企業不能替代的作用,真正成為黨和政府管理行業的參謀和助手。
近8年來,合肥市建筑裝飾協會先后召開了兩次會員代表大會、8次理事會、16次常務理事會、20次會長會議。協會內設機構基本完善,會員單位從2007年的145家上升至目前的326家。先后為會員企業提供了180余次免費服務,組織開展各項活動190多次,建立了20項規章制度,先后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為全國“優秀協會”和“先進協會”。
2014年,合肥市建筑裝飾協會以豐碩的工作成果和豐富多彩的服務獲得全市最高分,被評為5A等級協會,成為合肥市有較大規模和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協會之一。